首页 资讯 正文

新增、加密一批热门航线!杭州机场暑运客流量预计超910万人次

体育正文 264 0

新增、加密一批热门航线!杭州机场暑运客流量预计超910万人次

新增、加密一批热门航线!杭州机场暑运客流量预计超910万人次

◇从减少干预、便利办事,到为企业赋能;从服务单一环节,到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;从服务单个(dāngè)企业,到服务整个产业乃至产业链(chǎnyèliàn),浙江的(de)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,体现出从规范化、便利化向标准化、增值(zēngzhí)化的递进 ◇“浙江通过大规模集‘数’、高水平建‘标’、高效能办‘事’,推动建设上下贯通(guàntōng)、左右(zuǒyòu)联通、省市县乡一体、部门协同一致(yízhì)的高效能治理格局。” 文 |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 张欣 方问禹(yǔ) 顾小立 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民声(shēng)服务站,“民声一键办”队员(duìyuán)接到报警后(hòu),第一时间驾车准备出发(2024 年 9 月 4 日摄)徐昱摄 / 本刊 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,找到“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”……浙江宁波(níngbō)明峰检验(jiǎnyàn)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(liú)继武,开始办理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事宜。 系统共享(gòngxiǎng)法定代表人和经办人身份信息等(děng)内容,生成公司新的章程修正案、股东会决议等核心(héxīn)申请材料,刘继武只需上传营业执照正副本照片。所有材料均支持电子签章,为他免去了找数十位股东逐一签字盖章(gàizhāng)提供纸质文本的麻烦。 市场监管部门审核通过后(hòu),会将新经营范围数据自动推送至公安、税务等(děng)(děng)部门,同步完成公章刻制备案、税务登记信息更新等关联事项,刘继武无需多头申报。 干了30多年行政工作的(de)刘继武告诉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,在(zài)浙江,像这样“不进门、不见面、零跑腿”办事已是常态。 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的浙江是一个(yígè)资源小省,却长期位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领头方阵。2013年以来,该省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(gòngxiànlǜ)一直(yìzhí)保持在6%以上。2024年,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元(wànyìyuán)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.68%。 经济大省挑大梁,为全国(quánguó)发展大局作出贡献的同时,浙江持续探索与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相匹配的省域治理(zhìlǐ)现代化之路,接续推动服务型政府、整体政府、法治政府建设。 近期,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赴浙江多地采访,了解(liǎojiě)到浙江过去(guòqù)十余年的省域治理现代化实践,其内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通过政务服务改革(gǎigé)推动高效能治理,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、增强(zēngqiáng)社会活力。 这一过程中,浙江推动(tuīdòng)政务服务由更注重提高行政审批效率,向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持续迭代(diédài)。从便利到赋能,“民呼我(wǒ)为”的底色始终鲜明; 这一过程中,浙江推动治理模式由不同(bùtóng)部门、层级、区域“单打独斗”,向省市(shěngshì)县乡一体、部门协同联动转变。从“单兵”提速到(dào)整体增效,一体化治理的追求贯穿始终; 这一过程中,浙江推动数据(shùjù)赋能由工具意义上的革新,内化为推动制度优(yōu)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跃升。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同频共振,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(zhīchēng),“优”治思维一以贯之。 在位于金华市金东区金义(jīnyì)新区的浙江恒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(jīqìrén)智造中心,工作人员在装配服务机器人(2025 年 6 月(yuè) 5 日摄)徐昱摄 / 本刊 以(yǐ)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升级 2025年3月底,叶女士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世联手中接过营业执照(yíngyèzhízhào),成为该市第100万名个体工商户(gōngshānghù)。 “近年来,杭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帮助经营主体增强信心、轻装上阵、大胆(dàdǎn)发展,实现(shíxiàn)健康发展、高质量发展。2024年杭州企业总量(zǒngliàng)突破100万户、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。”冯世联说。 决定开民宿(mínsù)时,叶女士曾因选址困扰。在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部门推荐下,她通过(tōngguò)“杭企惠”微信小程序进入(jìnrù)“开店帮”模块,试用AI智慧选址功能。 输入目标位置、预计租金、店铺面积等关键数据后,系统自动生成了涵盖租金评估、客流热力、消费画像等维度(wéidù)的综合分析报告。以此为参考,叶女士(nǚshì)最终选择将民宿开在西溪湿地旁(páng)。系统给出的理由是:“景区入口位置+成熟(chéngshú)社区配套”。 数字技术为创业(chuàngyè)赋能,是浙江十余年来全面、精细服务企业努力的缩影(suōyǐng)。 “从(cóng)(cóng)减少干预、便利办事,到为(wèi)企业赋能;从服务(fúwù)单一环节,到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;从服务单个企业,到服务整个产业乃至产业链,浙江的政府治理(zhìlǐ)效能持续提升,体现出从规范化、便利化向标准化、增值化的递进。”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国家治理教研部教授刘小康说。 一系列变化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经历了(le)为期(wéiqī)十余年的四个发展阶段—— 2014年,浙江(zhèjiāng)(zhèjiāng)启动的“四张清单一张网(wǎng)”改革,通过建立政府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企业投资负面清单、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以及建设浙江政务服务网,实现权力事项清单化、公开化。此次改革,初步(chūbù)建成“事项清单统一发布、网上服务一站汇聚”的“互联网(hùliánwǎng)+政务服务”体系,初步建设起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。 2017年,浙江全面推行“最多跑(pǎo)一次”改革,打破信息(xìnxī)孤岛、加快数据共享,变“跑部门”为“跑政府”,变“群众跑腿(pǎotuǐ)”为“数据跑路”,努力实现政务服务“跑一次是底线,一次不用跑是常态(chángtài),跑多次是例外”。 2021年,浙江开启数字化改革,以“整体智治”为目标(mùbiāo),通过政务(zhèngwù)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政务数据归集共享,创新构建网上一站办、大厅就近(jiùjìn)办、全省统一办的“一网通办”浙江模式,让(ràng)高频事项、“一件事”、“一类事”零材料办、全程网办、智能秒办渐成可能。 2023年,浙江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“一号改革工程(gōngchéng)”,在做好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,在不(bù)影响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(gōngpíngjìngzhēng)前提下,探索通过提供中介、金融、人才、科技、法律等服务事项,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助力(zhùlì)企业提质增效、“出海”远航。 “纵观历次改革,有一个共同点:企业(qǐyè)、百姓(bǎixìng)需求延伸的方向,就是浙江政务服务创新丰富和深化的方向。”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、浙江大学(zhèjiāngdàxué)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说。 例如,绍兴市柯桥区通过“就简备案”机制推动印染(yìnrǎn)企业技改(jìgǎi)审批全面提速,为规上印染企业节省80%以上技改项目报批时间。 又如,杭州市上城区梳理“楼宇经济服务一类事”“高端服装贸易(fúzhuāngmàoyì)服务一类事”等产业“一类事”服务清单,打造助企成长生态链(liàn)。 浙江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告诉(gàosù)记者,“浙里办”整合涉企服务资源(zīyuán)创设企业服务专区,集成500多个便企服务事项、190余类法人高频(gāopín)电子证照,实现服务空间(kōngjiān)“一企一界面”、企业信息“一屏展示”、便企服务“一站即办”。 如今在(zài)浙江,企业办理开办(kāibàn)、股权转让等事项,像“网购”一样方便。 以企业股权变更为例,该事项涉及市场监管和税务等(děng)2个部门,包括股权转让变更登记、股权变动审批、个税缴纳等3个事项。过去(guòqù),企业至少需要(xūyào)提交11份材料,跑2~3次、2~3天,才能办结。 为破解耗时长、跑多次、材料重复提交、股权转让(zhuǎnràng)价款“阴阳合同”、跨部门间数据协同等难题(nántí),杭州(hángzhōu)打通市场监管(shìchǎngjiānguǎn)与税务两部门业务(yèwù)系统,以业务联办方式将“企业股权转让变更登记”和“《股权变动情况报告表》审批”整合为“一件事”,实现“跑零次”“无纸化”“零见面”。 一系列“正在进行(jìnxíng)时(shí)”的改革举措,进一步强化了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浙江辨识度。世界银行官网2024年3月发布的《中国以(yǐ)政务服务数字化(shùzìhuà)营造更好营商环境:浙江省改革经验案例研究》报告认为,浙江经验对全球(quánqiú)其他经济体有五方面启示,其中之一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。 以整体政府为目标提升效能(xiàonéng) 走进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,记者在取号(hào)机上没有(méiyǒu)看到社保、医保、不动产、公积金等各类业务模块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(yígè)“综合业务”模块:“取一个号,办所有事”。 纵观过去十余年的四次改革(gǎigé)可以发现,浙江政府所提供的政务服务,已从由“部门方便处理”角度(jiǎodù)出发逐个串联多个条块,向由“企业和群众方便办事(bànshì)”出发跨层级联动、多部门并联处置转变。 “浙江通过(tōngguò)大规模集(dàguīmójí)‘数’、高水平建‘标’、高效能办‘事’,推动建设上下贯通、左右联通、省市县乡一体、部门协同一致的高效能治理格局。”郁建兴(jiànxīng)说。 ——数据系统(shùjùxìtǒng)集成,是实现高效能治理的“底座”。 2017年,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省级(shěngjí)公共数据(shùjù)(shùjù)管理(guǎnlǐ)办法《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》,明确数据归集的法定责任;2018年挂牌成立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,统筹全省数据资源管理;2022年实施《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》,破除部门数据垄断。浙江还将数据共享纳入政府绩效考核,倒逼部门打破数据“烟囱”。 “法治保障、机构改革、规制创新等方面的系统集成突破,畅通了浙江横向多面、纵向多层的数据(shùjù)要素归集和流动。”刘小康说(shuō)。 全省(quánshěng)一盘棋(yīpánqí),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累计已归集75个省级部门、11个设区市的数千亿条数据,可有效赋能全省各(gè)级各部门政务应用集约建设、互联互通、协同(xiétóng)联动,推动公共数据权威高效共享利用。 ——统一服务标准,以(yǐ)政务服务水平整体性优化推动高效能治理。 浙江省级部门牵头(qiāntóu),依法定职权明确业务、数据、技术规范,标准(biāozhǔn)“全省统一、一贯到底”。以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”事项为例,全省各地原有21套表单,流程各异;改革后全省共用一套(yītào)表单,流程统一,实现线上线下(xià)办理无差别。 在此基础上,浙江鼓励各地(gèdì)争当“领跑者”。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荐各事项中数据共享最(zuì)充分、办理流程最便捷、申报材料最简化、表单字段最精简的做法,经总结提炼得到全省(quánshěng)推广,以此推动全省范围内政务服务达到更优结构、更高质量。目前(mùqián),浙江全省20余万(yúwàn)个政务服务事项已标准化为3638个,其中3093个接入“一网通办”。 “数据同源,标准一致,服务(fúwù)同质。”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政务(zhèngwù)服务管理办公室分管负责人说,无论通过线上移动端“掌办”、PC端“网办”,还是走进(zǒujìn)线下省市县任何一级(yījí)政务服务中心“窗口办”,或是使用产业园区、医院、银行的政务服务一体机“自助办”,浙江的企业和群众都能用一套标准办成事。 ——从“一件事”切入,形成纵横贯通的协同治理(zhìlǐ)合力。 一个事项、“一件事”、全生命周期“一件事”、产业链“一类事”……在浙江,随着改革不断推进,政府(zhèngfǔ)高效办成之“事”的集成(jíchéng)体量越发巨大(jùdà),复杂程度持续扩展,部门联办、层级衔接的质效(zhìxiào)清晰可观。 平台(píngtái)指令直达:通过浙江省级政务移动办公中枢“浙政钉”,政策信息可跨层级(céngjí)直达。 民生诉求快速响应:通过(tōngguò)“浙里办”,发生在村里的农田污染投诉可“穿透”至省(zhìshěng)生态环境部门监管系统,处置指令直达基层执法部门。 政策(zhèngcè)兑付“无感智办”:得益于数据打通,困难群众遇大额医疗费用支出,即可触发医保系统预警,民政部门审核发放救助金,相关(xiāngguān)对象可实现(shíxiàn)免申即享。 跨部门(bùmén)层级协同联办:信用修复、大件运输、水电(shuǐdiàn)气网报装(bàozhuāng)等事项,涉及部门多、审批链条长、材料提交多,曾是企业办事的“心头难(nán)”。如今,通过持续优化“一件事”联办衔接机制,已实现“一表申请、一次提交、一并审批、一站办结”。 “以数据共享、标准一致为前提,不同层级、不同系统、不同部门在‘办事’责任链条上的分界点、衔接点日益明晰,各条(gètiáo)线(xiàn)权责理顺(lǐshùn)、分工协同(xiétóng)、‘咬合’运行,架构起(qǐ)上下贯通、左右联通、运行顺畅、一体协同的治理共同体,企业和群众办事‘水到渠成’。”刘小康说。 以数据(shùjù)赋能为手段增益智治 2025年初,在杭州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(yǔ)民营企业(mínyíngqǐyè)的“早餐会”上(shàng),一位企业家询问杭州本地是否有无人机(wúrénjī)吊舱生产企业。杭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工作人员,通过由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发的“专精特新名城驾驶舱”系统定位到一家企业。 “在这家企业的(de)主导产品介绍中,并未包含‘吊舱’字样。驾驶舱系统内置的AI语义分析工具,从企业简介中抓取到(dào)‘高强度耐高低温旋转连接器’字样,快速作出分析判断。”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主任(zhǔrèn)王洪祥说。 2021年,杭州首批入选(rùxuǎn)国家级专精特新(tèxīn)“小巨人”企业53家,目前这一数字(shùzì)已增至478家。当地创新型中小企业(zhōngxiǎoqǐyè)已达9380家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3910家。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振华说,为更好实现对(duì)优质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,该中心开发(kāifā)了(le)驾驶舱系统。该系统可直观显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、负债率等关键指标以及创新能力、成长性、融资等情况,有助于政府科学决策、精准服务。 以杭州“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链”为例,驾驶舱系统显示优质中小企业多集中在(zài)基础层“脑机接口芯片”、技术层“大模型(móxíng)”等领域(lǐngyù),而在算力服务、大模型安全、数据辅助决策等领域,则有待布局。 “哪里(nǎlǐ)已有参天大树,何处(héchǔ)尚需厚培生态雨林,一目了然。这为政府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和补链强链,有针对性(zhēnduìxìng)地重点布局,更好构建为企业、产业、产业链服务新生态,提供了决策参考。”王洪祥说。 在浙江,借“数(shù)”之力解决治理问题,已成为政府推动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的默认选项。 比如,新冠(xīnguān)疫情期间,为兼顾纾(shū)困惠企补贴快速直达与无接触发放的双重需求,杭州于2020年在全国(quánguó)首创政策“申报零材料、审批零人工、兑现秒到账”直达模式。 又如,浙江探索建立(jiànlì)基层报表“只报一次”改革综合应用,通过建立面向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准入机制(jīzhì),从源头控制报表数量。下一步,该应用将与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通(dǎtōng),将实现一次填报多次共享(gòngxiǎng)。 纵观实现高效能治理(zhìlǐ)“接力跑”的浙江实践,坚持目标导向(dǎoxiàng)、寻求技术支撑的特征明显。 多位受访浙江基层干部表示(biǎoshì),数字赋能,不是购买最先进的(de)(de)设备和软件、建设高大的数字化指挥中心,抑或建立各式各样的工作群,而是从解决问题、满足需求出发,借助数字手段持续探索最科学的治理模式(móshì)、最高效的服务流程。 为充分发挥数字(shùzì)技术对提高行政效能和(hé)水平的“乘数”“倍增”作用,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(jīzhì)创新,鼓励和保护数字赋能,避免技术异化;建立数字化(shùzìhuà)改革“揭榜挂帅”制度,探索政务服务(fúwù)领域容错纠错机制,健全政府与干部绩效评估制度……浙江推动保障、运行、责任、考评、反馈、监督等与数字政府建设相关的各项制度不断(bùduàn)成熟、定型,形成制度体系。 “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(de)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为目标,整体智治的浙江探索序(xù)启新章,为省域治理、国家治理以及全球(quánqiú)治理贡献更多解题思路。”郁建兴说。 (《瞭望(liàowàng)》2025年第25期 )
新增、加密一批热门航线!杭州机场暑运客流量预计超910万人次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